新春走基层|小游园、立体停车场、智能充电区……成都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时间 • 2025-11-11 06:46:56
小区
垃圾

“今天一早就看到小区到处都挂满了灯笼,已经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了。”在成都高新区和平苑小区,一位刚买完菜回来的嬢嬢感叹道。

和平苑坐落于肖家河街道新盛社区新乐北街7号。这里是典型的农迁安置小区,于2004年建成入住。“以前小区不仅环境脏乱差,交通还不方便,安全隐患也多。”新盛社区党委书记赵彦介绍。

然而,如今的和平苑小区内,入眼便是大红的灯笼、熊猫小游园、立体停车场、电动车智能充电设备……这个18“岁”的老旧小区正焕发着新机。

1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成都高新区和平苑,聆听这个老旧小区的“变身记”。

▲和平苑小区内,工作人员在挂灯笼。

居民全程参与

修缮后的小区让人“很满足”

“刚搬来这个小区时,环境很差,自行车、电动车被偷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在和平苑住了10多年的杨先生回忆,“现在看着小区变得越来越好,内心也很满足。”

据了解,小区改造工程从2020年11月开始,于2021年5月完工。“为了让改造效果达到居民期许,从统筹推进外立面改造、重做雨棚、更换防护栏、社区微更新,到形成院内熊猫小游园、最美楼道、废旧轮胎花园、一米药园基地等景观,整个过程居民都参与了。”赵彦说。

▲楼道的壁画

据赵彦介绍,改造前进行了两次居民意见征集——前期广泛了解居民各方面的需求,再根据他们对外观的要求,邀请规划师绘画了效果图;居民看到效果图后,再对细节提出修改意见,方案才最终敲定。

这一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磨合。“光是阳台和防护栏的修缮就有很多争议之处,有的居民说修得不好看,有的认为拉闸式防护栏占用太多空间,对此我们也一直在推进协商。”赵彦表示。

从居民的反应来看,改造效果也得到了肯定。“前期磨合了很久,但看到现在的效果,我觉得幸福感很足。走在小区里就像在逛公园一样,我和朋友闲暇时也经常在小游园跳跳舞。”小区居民林女士说。

除了美化和修缮工作,小区还新建了立体停车场和电动车智能充电区。目前,小区有充电桩70多个,一小时收费0.3元。“由于场地受限,立体停车场我们只修建了两层,停车位有200多个,能满足一半住户的停车需求。在门口的电子屏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当日剩余的车位数。”赵彦告诉记者。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

将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

记者留意到,小区内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桶、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马上要过年了,垃圾量估计会增加不少。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几年社区一直在积极宣传。”赵彦说。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小区的设备是处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那么厨余垃圾该怎么处理?对此,社区去年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建,其中”一米药材”项目就融合进了该小区的垃圾分类中,形成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堆肥-药材施肥”闭环。

“居民把厨余垃圾放到堆肥桶里,按照流程来操作后,再把生成的有机肥倒入药草区,以此促进垃圾的循环利用。”“一米药材”二组管理组长介绍,“项目共分为三个组。我们平时主要负责种植、打理、浇水等工作。因为这边是农迁安置小区,居民都喜欢种点药草,正好可以利用厨余垃圾来施肥。既满足了居民需求,也能维护好小区环境。”

据统计,小区现有145名老人。“为了给老年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小区的养老中心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健康饮食、垃圾分类等主题宣讲。”赵彦表示,目前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垃圾分类,但未来社区还需要加大普及力度,“尤其是‘一米药材’这样的项目可以再多一点”。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实习记者黄盼盼摄影报道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