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娃跳英歌舞,气场全开!一大波“非遗基因”正在觉醒→

时间 • 2025-07-24 02:18:36
网友
新闻
文化
女孩
歌舞

近日,广东汕头

一位小女孩

遇上当地英歌队巡游表演

她手拿英歌槌与演员大方互动

脚下跳着,嘴上“吼”着

感染了众多网友

“精气神完全拿捏到了”

“小女孩自信又大方~好棒!”

这个一点不怯场的小女孩叫庄恩琪

今年才5岁

家住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

几天前

贵屿镇玉窖村玉和兴英歌队

举办了一场民俗文艺巡游活动

她大方自信的表演

引起英歌队员的注意

队员们纷纷停下脚步

与她互动共舞,握手、碰拳致意

“本来队伍是要往前走的

我们还是停下来跟她进行了互动

她打的招式都是

英歌舞里面最经典的招式

就是上下槌”

图源:人民日报

据小女孩的父亲介绍

他是英歌队中的一员

小恩琪自小就很喜欢英歌舞

他平时去练习的时候

也经常带着小恩琪一起去

小恩琪在练习场旁

经常边看边学习

没想到在巡游现场

小女孩自发地和巡游的英歌队

“接上信号”

跳起了奶气十足

但铿锵有力的英歌舞

被网友称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

长期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凭借传承不息的顽强生命力

堪称“活着的非遗”

图源:央视新闻

近年来

英歌舞火了

很多年轻人、甚至小孩子

都爱上了这项

有近500年历史的潮汕非遗

正如网友所说

“小恩琪可不是一个娃在跳舞”

图源:极目新闻

此前火遍网络的

西门女子英歌队

平均年龄只有18岁

队伍规模已达70多人

里面年龄最小的仅9岁

图源:汕头橄榄台

更有汕头小小萌娃打英歌

引得网友笑评

“他甚至还站不稳”

“他不像刚学,更像还没忘记”

图源:汕头橄榄台

除了英歌舞

更多非遗文化

在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基因中

觉醒了

他们纷纷加入了传承者的队伍

今年2月

一段小女孩舞狮的视频

也被大量网友点赞

在广东揭阳

7岁女孩林熙悦在路边练习舞狮

恰好一支专业舞狮表演队路过

舞狮队员自发为她敲锣擂鼓、呐喊助威

“小狮子”与“狮群”的完美配合

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有礼、有技、有传承

这或许正是传统民俗的魅力所在

此外

潮剧、川剧、评弹等非遗文化

也在年轻人和孩子们的演绎中

熠熠生辉

潮剧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

2006年被列入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也在新生代中薪火相传

被可爱萌娃竞相传唱

网友直呼

“非遗潮剧好young!”

图源:极目新闻

喷火、变脸、滚灯

并称川剧三大绝技

重庆6岁萌娃李文杰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

凭借“喷火”绝技一鸣惊人

被网友亲切地称为

“喷火娃”

图源:澎湃新闻

评弹是一种以吴语为唱词的

曲艺形式

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样貌清秀的95后小伙

在直播间里用温柔的语调

唱着苏州评弹

网友赞道

“姑苏巷子谁人见,彼时春衫少年郎”

图源:环球网

非遗传承

打入年轻一代的圈子

虽在意料之外

但也在情理之中

非遗传承搭上短视频和直播的“快车”

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和孩子们

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也为网友们

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非遗文化

打开了一扇窗

图源:极目新闻

近年来

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认同、喜爱越来越强烈

但目前

仍有不少非遗文化面临着

表演者多、“守艺”者少

保护者众、传承者少的问题

让非遗文化火起来

除了要有传承人

更要主动适应新时代

用更符合当下的

传播方式和表现方法

打开非遗文化

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图源:新华社

一脉相承的不仅是表演本身

更有热爱与坚守、执着与团结

孩子们与非遗的双向奔赴

让非遗文化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以“年轻的方式”

让世界感受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工人日报、环球网、极目新闻、澎湃新闻、汕头橄榄台等

编辑|康轩山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