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熊孩子”称谓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理念
时间 • 2025-10-31 00:29:35
未成年人
熊孩子
保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是今年6月1日起施行。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这两部新法组织了媒体集体采访活动。
针对社会上一些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熊孩子”的“护身符”的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回应,给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这本身就不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一定程度是戴着墨镜看待“问题儿童”。
这位负责人解释,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所有未成年人,是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希望的特殊群体的整体,不单是哪一个个体,通过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极个别未成年人有了罪错,就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熊孩子”的“护身符”,这是片面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心智相对不成熟,认知水平偏低,自控能力较差。少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应归于我们成年人,不能简单地归罪于未成年人自身。”上述负责人表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采取教育的手段进行挽救,让其重新健康成长,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