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丨走进企业第一线,与城市一起“拼经济”
11月8日,又是一年记者节。作为一名一线新闻工作者,今天对我们这个群体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岗位职责使然,我们平时一直以“他者”的视角关注报道成都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顾总结,可以更好地开启未来。
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唯有坚持,才见真章。
10月16日上午10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一天,我在成都与北京同频联动。
一大早,我来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成飞”),采访报道该企业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情况。我与企业代表一起,紧盯电视屏幕,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不同的是,我还要见证、记录他们的感受,比如当日,成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杜微说:“作为航空工业领域的一名科技人员,将始终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迎难而上,奋力谱写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新篇章。”
记者是什么?我一直坚信,记者是信息记录者和社会守望者。作为一名记者,在拥有基本的新闻报道职业技能的同时,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要求,坚持深入一线进行观察,让新闻作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在记者岗位上,我通过一线观察报道,让这座城市发生的新闻得到及时传播和分享,而在工作中,我也深切感受到成都的经济发展脉动。
党的二十大期间,我参与报道《朋友圈里的二十大时光》,走进数十家企业。我在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看企业产能提升;在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感受精密制造水平升级;我走进“专精特新”企业,感受产品应用场景拓宽……
城市发展让记者有了更多可观察、记录、报道的素材。从业以来,我走进过上百家企业,企业家们的干事劲头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10月16日,出差在外的陈元伟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后,深受鼓舞,随即发出一条朋友圈,祝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展望企业未来发展。我看到陈元伟朋友圈更新后,立刻联系他,请他谈谈企业发展愿景。正是通过这次采访,我得知海创药业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抢抓工期,而这个项目投用后,将助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建圈强链。
先进制造产业、对外开放、现代服务业……一篇篇新闻报道出炉,企业也被其他行业人士关注,这也许就会成为价值资讯,带来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机遇,推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转瞬即逝,价值资讯成为稀缺。工作中,在做好基本的信息记录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能够给相关行业带来价值资讯,促进相关行业人士沟通交流,这让我体会到媒体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也让我坚定了信心,继续做好未来的新闻报道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宋嘉问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