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平:俄乌冲突将重构全球能源供给版图

时间 • 2025-11-01 01:39:06
俄罗斯
欧洲
天然气
全球
能源

可以预计,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欧洲能源短缺现象或将进一步突出,传统能源高价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从制裁个人、企业,到冻结资产、储备,到切断SWIFT国际支付系统,终止最惠国待遇等。但受制于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之前的制裁措施避开了俄罗斯能源行业。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欧美在能源领域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开始逐渐加重: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对俄罗斯炼油行业实施出口管制;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宣布全面禁止俄罗斯原油以及相关产品进口,随后英国和法国也立马跟上,宣布将逐步停止向俄罗斯进口石油。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也表态逐步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德国准备今年年底前停止从俄进口煤炭和石油,2024年切断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渠道。作为反制措施,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宣布俄方向“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

作为对地缘政治因素高度敏感的行业,俄乌冲突以及后续各种制裁与反制裁措施势必会引起全球能源市场持续动荡,并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重构全球能源供给版图。

↑俄乌冲突导致全球油价上涨图据ICphoto

首先,鉴于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地位,俄乌冲突以及对俄制裁最终都将影响到全球能源供给。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大国,拥有丰富的油气和煤炭等能源,在世界能源市场拥有无可或缺的地位。根据《BP统计年鉴2021年》,俄罗斯石油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6.2%,居世界第六位;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名列世界第二。俄罗斯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19.9%,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名列世界第二。煤炭约占全球可采储量的17.2%,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是世界第六大产煤国,第三大煤炭出口国。可以说能源是俄罗斯经济命脉,2011-2020年间原油和天然气收入占俄罗斯政府平均年度总收入的43%。俄乌冲突以及对俄制裁将对俄罗斯本国的能源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冲击:

一是俄乌冲突将直接导致俄罗斯经济下滑。据财联社3月10日消息,俄罗斯央行调查显示,2022年俄罗斯经济预计将下降8%,预计俄罗斯的通胀率为20%。未来在各项制裁措施影响下,俄罗斯可能陷入长期的经济低迷。预计未来几年俄罗斯将面临货币贬值、资本外流、购买力下降、内需低迷等挑战,能源行业的持续投资和生产均将受到影响。

二是在政府和舆论压力之下,国际能源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满足合规要求,纷纷从俄罗斯撤资或中断项目合作。截至目前,英国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先后宣布退出与俄罗斯相关能源企业的合作关系;道达尔声明不再参与俄罗斯新项目的融资。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国际化的大宗商品,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的差异,能源行业需要巨大资本投入、国际合作和贸易来提高市场效率。未来随着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步加深,俄罗斯经济受损,众多国际石油企业撤资离开,能源买家中断,意味着后期即使俄乌冲突缓和,俄罗斯能源产量也会受影响,最终影响到全球能源供给。尤其是原油,随着库容逐步枯竭,俄罗斯原油产量也将逐步下降。一旦产量下降,再恢复到高产就需要时间。

三是在SWIFT制裁下,与俄罗斯开展国际能源贸易将面临支付、结算的问题与风险。如果欧盟对俄罗斯在欧元领域进行制裁,国际能源贸易协议还将面临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改用卢布结算天然气,将增大未来与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贸易的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大多数国家接受可能性不高,将导致出现众多纠纷和谈判,推动一些买家有理由重新审视合同期限等因素,加快它们撤离俄罗斯天然气市场的步伐,最终阻碍俄罗斯天然气等能源出口。

其次,俄乌冲突将重构未来全球能源供给版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品种能源在整个能源供给中所占比例将有所调整。首先,煤炭、核能等能源供给占比短期内将上升。作为气候保护、能源转型的倡导者和急先锋,欧洲部分国家弃煤、弃核力度非常大,导致欧洲对俄罗斯形成较为严重的油气进口依赖,其中,约40%的天然气和约30%的原油来自俄罗斯进口。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为摆脱对俄罗斯的油气依赖,能源政策从“气候安全”逐步转向“能源安全”。作为最迫切和有效的手段,欧洲很多国家宣布推迟燃煤电厂的退役,重启大量燃煤电厂,其中,德国考虑重新启动已退役的燃煤火电厂,推迟一些电厂的退役计划,并建立煤炭战略储备。意大利表示将提高煤炭发电产能利用率,发生“能源绝对短缺”时两家现役火电厂将满负荷运转;罗马尼亚关闭的燃煤电厂也将重新启动。而且,欧盟考虑将核能列为化石燃料的“绿色”替代品,欧盟内部“挺核派”逐渐占据上风,其中,法国重启民用核电站建设,符合条件的现有核电站使用期限延长至50年以上;德国支持核电的声音愈发高涨;国际能源署建议暂时推迟原定于2023年关停的核反应堆。其次,从长期看,俄乌冲突加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寻找替代能源的步伐,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供给中所占比例将得到提升。尤其对欧洲各国来说,要减少对俄罗斯油气依赖,意味着尽可能快地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规模。为此,国际能源署发布《减少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10点计划》,强调在欧洲加快部署风能和太阳能。欧盟预计,其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到2025年将翻倍,2030年达到目前的3倍,并且还将增加氢能的供应,以替代17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求。其中,德国加码新能源的步伐更为激进,根据德国经济部提出的一份待立法草案,德国计划加速风能和太阳能基础设施的扩张,将陆上风能和太阳能设施的发电能力提高3倍左右,海上风力发电能力将增加1倍以上,将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提前15年(至2035年)实现。

二是传统能源供给中不同国家的地位将发生变化。作为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之一,俄罗斯2021年同全球超过30个国家开展能源贸易,其中欧洲是其油气出口的主要对象。随着西方对俄发起制裁,欧洲逐步减少对俄能源进口,俄罗斯在传统能源供给中的分量和地位将会大大下降。其次,美国将借机扩大油气出口规模,能源影响力提高。美国作为全球主要液化天然气出口国,面对欧盟能源供应压力和天然气价格飙升形势,将会增加油气出口,挤占俄罗斯能源市场份额。3月25日美欧签署一项有关保证能源安全的协议。协议显示,美国今年将向欧盟额外提供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未来每年至少向欧盟额外提供5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再次,即使美国增加对欧洲油气出口,但仍满足不了欧洲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所留下的巨大空间,而海湾地区的油气出口商可能会寻求从俄罗斯获得市场份额,并成为欧洲能源稳定的来源。因为全球真正的液化天然气和石油闲置产能生产商大都在海湾地区。在这方面,有三个国家至关重要:卡塔尔生产天然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生产能力。预计未来海湾地区在传统能源供给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

当然,能源生产的恢复和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全球能源供给版图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欧洲也难以一下子完全切断对俄能源进口,可以预计,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欧洲能源短缺现象或将进一步突出,传统能源高价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刘满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