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堪比硫酸!看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要拍打!
隐翅虫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近期已致多人受伤
提醒:遇到它千万不要拍打!
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怎么做?
又该如何防范?
注意!
遇到隐翅虫千万别拍打
随着气温升高,隐翅虫进入活跃期。近日,医疗机构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也有所增多。
医生介绍,隐翅虫引发皮炎有明显季节性,一般6月开始出现,8~9月是发病高峰期。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
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体液中含有称为毒隐翅虫素的酸性化合物,隐翅虫皮炎就是由这种物质导致的。
一旦虫体被拍碎或受伤,毒液接触皮肤后会出现线状红斑、脓疱甚至糜烂等症状。因此,隐翅虫也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提醒:拍打隐翅虫虫体会使患者皮损面积扩大3倍到5倍,所以发现隐翅虫时千万不要拍打。如果虫体破裂立即用胶带粘除残留;随后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配合冷敷20分钟,切忌使用酒精、碘伏,更不要涂抹牙膏、生姜汁等。
别慌!隐翅虫应对指南来了!
■发现隐翅虫如何处理?
在皮肤上:隐翅虫飞到人身上一般不会直接叮咬皮肤,但如果挤压、摩擦虫体,虫子就会分泌强酸性毒素,对人体皮肤造成损害。因此,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可以将其轻轻吹走或抖落。
在家里:可以用胶带粘住或用纸巾捉住再处理掉,注意不要触碰到毒液。
■万一失手拍了怎么办?
应及时用肥皂水或4%的小苏打水反复清洗受损皮肤,中和毒素。如出现疱疹,可采用消炎收敛性药物减轻刺激感,严重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如何防范隐翅虫?
做好这几点!
虽然隐翅虫身体含有毒素,碰到皮肤上会引起炎性反应,但不必过度恐慌,隐翅虫攻击性并不强。防范隐翅虫,注意关好纱窗↓
隐翅虫,别称“影子虫”“青腰虫”,外形像蚂蚁,但和蚂蚁不同的是,隐翅虫会飞。隐翅虫主要生活在农林田间,城市里的草丛、树林中也是隐翅虫的活动范围。隐翅虫喜光,一到夜间,就会被灯光吸引。
隐翅虫喜欢闷热潮湿的环境,尤其是雨后或者是夜晚的灯光下,或者是农作物比较多的地方,所以尽量少去这些地方,避免接触隐翅虫。
进入夏季,如果居住环境树木花草较多,夜间又喜欢开窗户的居民,一定要关好纱窗,别给隐翅虫可乘之机。
转发提醒!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新闻直播间》、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