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返乡”要“隔离+拘留”?硬核防疫不等于硬来

时间 • 2025-07-23 12:01:15
疫情
隔离

近日

一段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

县长董鸿关于对返乡人员

“政策”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显示

董鸿在相关会议上说

“你只要返回,先隔离再拘留”

针对此事

董鸿回应记者称

上述视频经过剪辑,不真实

剪辑掉了

“不听劝阻,恶意返乡”等内容

事情原委究竟如何?

什么是“恶意返乡”?

标准是什么?

谁来判定?

“恶意返乡”

从何而起?

1月20日,记者检索发布上述视频的抖音号发现,其所发视频已清空。

针对此事,董鸿回应媒体采访时说:“我在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听说李楼乡大宋行政村有6个人现在在高风险地区,要回来,说的话很难听,说‘枪毙也要回来’。我听说这个事,在前几天的会上说,凡是不遵守省市县疫情防控规定,不听劝阻,恶意返乡的,只要返回先隔离再拘留。说这个话的目的,是保证群众安全。”

郸城县网信办工作人员也表示,网传视频系截取,前后内容不接,所以造成了误解。

1月21日,郸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称,外地返回郸城县,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绿色的健康码、行程码,并提前3天向社区报备。此外,郸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还表示,从省内诸如郑州、安阳等近期出现疫情的城市返回郸城县,是需要根据所在区(县、市)确定返乡政策的,具体如下:

从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等没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区(县、市)返回郸城,需要进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从郑州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等存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区(县、市)返回郸城,如果距离中高风险区域比较远,需要进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如果是从中高风险区域返回,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从省内诸如新乡、三门峡等近期未出现疫情的省辖市返回郸城,只需要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从省外返回郸城,执行的标准与省内一致。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居民不可以出门。

此事一出,“恶意返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什么叫“恶意返乡”?“恶意”与否是县长可以界定的吗?标准是什么?谁来判定?

疫情防控

不能偏离法治轨道

大家当然理解基层防疫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压力,有时候确实需要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但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守住一条底线:符合法理人情。尤其是掌握公权者更应该知法懂法守法,争当法治建设的楷模。

虽然董鸿强调,视频曲解了他的意思,剪辑掉了“不听劝阻,恶意返乡”等内容,但其中关键词,也就是“先隔离再拘留”是无法“删除”的。

“隔离”是在疫情状态下采取的一定措施,人们可以理解,也会支持和配合,但这一点也要有度;拘留则是对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是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的,即使是公安部门也不能随意采取这种措施。“恶意回乡”或许是他一时口误,但当一个县长说出“拘留”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已经超越了法律界限,也是对法律的不尊重。

硬核防疫没错,但硬核不等于硬来,也不是一味“来硬的”。这不是有魄力敢作为,恰恰是不担当能力差的表现。广大干部尤其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干部、公职人员应多一些法治思维,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警示自己,依法用权、秉公用权,扎扎实实用行动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誓言。

坚持精准防疫

杜绝“层层加码”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1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春节临近,人员开始返乡,对于来自不同风险区域的返乡群众,各地要分类、分区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

随着春运到来,目前仍有个别地方层层加码、动作变形。有的擅自扩大风险地区范围,或者延长隔离观察时间、增加核酸检测次数;有的帮欲返乡者算自费集中隔离的账;还有的以舆论施压:家人担心、邻里嫌弃,别回来了。

抗疫进入第三年,我们已经不是新手,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疫情。所谓成熟,无外乎依法、科学、精准。层层加码、一刀切,不仅没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也难以体现科学和精准。说白了,在全社会期待以更小社会代价实现疫情防控的当下,抱着“层层加码”的“杀手锏”不放,难逃懒政和治理能力不足的诟病。

疫情防控中,政府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经得起依法防控这一要求的检验,而不是“拍脑门”,想一出是一出。真正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没有行程绿码就无法返乡过年。至于有绿码者返乡,是否需要拘留,更应该由法律决定,不该被官员当作唬人的噱头,在群众中造成恐慌情绪,引起不良社会反响。

治理手段匮乏的地区,可以抄“优等生”的作业,将可复制的经验形成标准程序,提高抗疫治理的能力和效果,将心比心才能更加贴心。

在河南省鹿邑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以风趣幽默的乡音呼吁老乡错峰返乡。他们在视频中不仅赞扬老乡们像蒲公英一样奉献四方的精神,还坦言全县300多名流调人员要筛查30万“返乡大军”的艰辛,获得了网友的支持和理解。劝阻返乡不能靠“放狠话”、搞“一刀切”,鼓励留驻更需要实打实的暖心举措。许多省市都向外来务工者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但要让倡议更好落地,还需有“硬核”措施配套,要重视和解决外来务工者衣食住游等具体问题,同时创新形式让他们的思乡之情有所寄托。如浙江杭州为就地过年的一线工作人员送上大礼包,江苏苏州为外地职工提供补贴……安抚好一颗颗思乡之心,才能留下更多游子的脚步。

各地应在抗疫的实战中操练依法施政、明晰权责、下沉力量、转变观念,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感受到即便在抗疫的高压下,返乡团圆依然是各级政府重视的民生大事。

在符合法律规定和

国家防疫政策的前提下

每一颗渴望团圆的心

都应该被理解尊重

每一个匆匆返乡的脚步

都应该被善意对待

只有不断提高

分类施策、精准管控的能力

不断探索

科学有效群防群控的办法

才能让返乡过年的人们

路上安全、回家舒心

让就地过年的人们

心有所寄、身有所栖

来源|半月谈、光明网、上观新闻、澎湃新闻、央视网、新华每日电讯、重农评

编辑|康轩山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