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丝路新职人|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无人驾驶船
西安护城河上有智能清洁船,游客在无人驾驶游船上还能美美地围炉煮茶。科技改变生活,传统的茶文化碰撞智能科技,在厚重的城墙下别有一番惬意时光。而这正是朱健楠带领欧卡智舶团队研发制造的。
4月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高新二路的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朱健楠的创业之旅。
让机器代替人工完成水上清洁打造护城河水面围炉煮茶2017年,西安90后小伙朱健楠创办欧卡智舶并担任CEO,从带领3名学生团队,到现在发展为120人的民用无人船潜在独角兽企业,共打造两个系列六大产品,落地超10个国家的500艘无人船。
“最早创业是2017年在学校的时候,真正市场化运作是从2018年开始。我们本来就是航海方向和专业,再加上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发展,看到无人机、无人车都有了很多的现象级的应用,我们觉得水面从新能源到智慧化是个大趋势,所以我结合了自己的所学和现在的趋势,选择了智舶方向。”朱健楠本科在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后来研究生去了以色列理工学院,2017年硕士毕业后,继续在西工大读了博士。
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习期间,他看到老师们将科学研究用于实际应用后,自主创业的想法便在心中悄然萌生。回国后,朱健楠多番咨询导师、请教同行、查阅资料,他明白好的产品核心是兼顾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些价值需要不断从生活中发现和挖掘。一次,在浙江嘉兴西塘镇旅游时,他看到两位清洁工撑着木船捡拾河面垃圾,这样的工作既危险又繁重,能不能让机器代替人工完成这项工作呢?朱健楠开始了对国内湖泊水域垃圾问题的思考与调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朱健楠当即决定聚焦“绿水青山”,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研究水面自动驾驶技术,从解决水面垃圾清理这一实际问题出发,开启科技创新第一步。“我是在博士期间创业的,最早我们就三五个人,都是学生,也都是兄弟。在学校就开始做智舶,逐步推进。”
朱健楠介绍,目前水上智能有三个系列,一是环保系列,无人驾驶环保船有4款产品;二是自动驾驶的游船,现在有两款产品;三是智舶系统的套件。“除了环保之外,我们又延拓到文旅及其他行业。目前,西安护城河水面的围炉煮茶都是我们打造的,其中护城河西南城段去年2月起投放智能船舶,目前共有4艘,为游客提供了新能源、智能化和沉浸式交互的水上文娱的体验。”
带领学生团队创业参加比赛累积“第一桶金”所有创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朱健楠说,缺人、缺钱、缺方向,这是常见的几个问题,“我们也一样,刚开始我们是一个学生团队,怎么样用有限的资源去推进优秀人才?一开始也会面临合作伙伴的一些变动,对组织团队是很大的考验。”
创业之初,他去学校奖学金答辩现场挖人,去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赚奖金,卖校园文化产品,以此一笔一笔地积累“第一桶金”。拿到第一笔投资后,供应链资源缺乏又成了新问题。他们来到广东东莞,“一家家工厂跑,和工人同吃同住三个月,直到第一台无人驾驶清洁船样机制作完成”。为加快产品研发和算法实地测试,假期期间,一帮小伙子前往宁波河道当起保洁员,凌晨6点开始船只调试,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域清洁的具体场景和困难,大家与清洁工人一起打捞垃圾,每天工作超12小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1个多月。
数字化发展智舶无人驾驶系统让船舶更智慧如今,朱健楠的产品线覆盖无人驾驶环卫船、智能载人游船等,并研制出智舶无人驾驶系统,为新行业应用水面无人驾驶技术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智舶系统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系统,它作为一个模块装到船上,船就可以变得数字化和智能化,类似车上的倒车雷达环视ADAS系统。”朱健楠说,智舶系统能更好地推进船舶数据化、智能化,“以后每个船舶装上我们的模块,可以让船变得更加智慧聪明安全,它能替代人在雾天、雨天等去做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相应决策的工作。”
据了解,朱健楠多次带领公司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荣获近百项国家级大赛奖项,带领企业团队累计申请国家专利87件,成功入选国内首家“联合国海洋垃圾合作伙伴”。同时,他还搭建产学研平台,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开发,技术、市场、产业多向赋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佘欣/文强军/图编辑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