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要素分布不均怎么破?委员建议:重视三大资源“溢出”,创新同城化资源赋能
去年年底,《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成都成为继南京、福州之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这也是成都市政协委员、国信中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宇航关注的重点。
他认为,未来的成都都市圈很有希望承载更多的人口、产业、资源要素,建议成都探索创新同城化资源赋能模式。
▲成都市政协委员林宇航
现状:人口、经济等要素分布不均
“目前,成都都市圈内人口、经济等要素分布是不均衡的。”林宇航认为,必须通过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促进人口、产业、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在成德眉资更大空间布局上均衡地去配置资源。
他提到,对比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人口、经济产业、社会事业的布局和流向,可以发现,依托中心超大城市的带动,部分城市群或者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其人口结构和产业分工上实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中心城市在发展的新阶段亟需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核心区功能疏解”),周边城市也希望得到它的辐射红利。”林宇航举例,上海周边的苏州、深圳紧邻的东莞,就是在上海、深圳的溢出效应下发展起来的;广州都市圈中,包括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在内的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产业分工合作的良性互动格局,支撑起该都市圈高质量错位发展,形成集群优势。
“我认为,无论是成都都市圈内的产业协作还是成都自身的建圈强链,要聚焦比较优势,凸显主业占比,使建圈强链聚集区的资源配置具有帕累托效率(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使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大做强做优。”即,成都应聚焦高端产业的“极化”,致力于解决产业链中“卡脖子”的问题,同时将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向德眉资“辐射”,解决产业承载问题。
建议成都聚焦高端产业的“极化”
德眉资三市突出长板效应,解决产业承载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林宇航建议,成都周边的德眉资三市乃至紧邻地区要突出长板效应,根据自己的城市基因和资源禀赋,做好“主营业务”。
“就成都而言,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和非核心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最近几年的重要任务,对于其他三市来说,应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遇。”他举例,比如,有重工业基础的德阳应加大重型装备制造,眉山可以发展新型显示、食品加工、竹文化等产业,资阳更多布局口腔医疗服务、口腔装备等产业,等等。以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为核心,四市共建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空间,促进都市圈内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真正建圈强链。
具体怎么做?林宇航提出三个“溢出”。
在高校资源溢出上,他提到,目前成都市共有58所高校,29所为专科层次,在29所本科层次的高校里,又有8所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因此,完全可以在德阳、眉山、资阳设立不同发展定位的新校区或研究院,输出超大城市优质的高教资源,带动区域人才培养。反过来,德阳、眉山、资阳三地的新校区的建设和运营,又会反哺成都市“双一流”学科的布局和培育。
在三甲医疗资源溢出上,他以华西医院为例,华西已逐步走上了管理品牌的输出之路,不仅已在省内多地合作办医,还在走向全国。他建议,通过整合华西医院优质资源,轮派当地需求的临床科室骨干和关键管理部门的技术团队,全面提升各地公立人民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运营质效。“当然,包括省医院、成都市一医院、成都市二医院、成都市三医院等老牌三甲医院,同样有机会和空间进驻德眉资开设分院。”他说,德阳、眉山、资阳三地完全可以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三地的高质效品牌医院,在承接“溢出红利”的同时,更为实效的“为群众办实事”,会快速提升当地的医疗技术和管理运营水平。
在文化资源红利溢出方面,林宇航特意提及溢出“科幻之都”红利。他建议,以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正式落户成都为契机,激活都市圈内四地的“科幻文化”资源。比如,把网络小说、动漫、游戏、电影等现代元素和古蜀文明等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在德阳眉山资阳创设更多本土化的“科幻场景”,打造成都“三城三都”之外的“科幻之都”新名片。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摄影记者吕国应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