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超9.2万亿

时间 • 2025-11-02 09:37:34
数量
公园
工程
保护
国家

红星新闻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1月22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据悉,去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此外,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经济林产量达到2.26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现场

据悉,近年来,我国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竹藤花卉、林草种苗、木竹加工、生态旅游等林草产业不断壮大。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全国完成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1018万亩,占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度计划任务的105%。茶油产量逐年增加,成为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前十位的油种。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2023年,国家林草局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谋划布局68个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已陆续开工22个,完成造林种草1800万亩。完成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发布《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实施三北工程科技支撑七大行动,在三北工程区统筹布局93个生态站。

2023年,国家林草局加快推进国土绿化重点项目实施,组织实施96个“双重”工程项目、第三批25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及16个珍稀林木培育项目。启动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14个、湿地生态保护补偿项目48个、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91个。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年上线发布各类尽责活动24000多个,方便公众“一键”参与义务植树。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96%,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01%。

2023年,古树名木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控持续加强。建立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护松2023”行动,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实现县级疫区、乡级疫点、发生面积和病死松树数量“四下降”,县级疫区和乡级疫点数量比上年分别减少37个和472个,发生面积和病死松树数量比上年分别减少19.11%和26.97%。启动实施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完成互花米草清除60万亩。

此外,去年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发布实施,我国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三江源国家公园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到7万余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分别超过50只和60只,野生东北虎幼崽存活率提升到50%以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17个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黑麂等一批旗舰物种时隔十多年重新现身。国家公园感知系统已面向首批国家公园开放使用。

红星新闻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郭宇责编邓旆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